第(1/3)页 青云山中种类繁多的阵法林立,其中天剑峰上因为有剑冢禁地的存在,诸多阵法的强度和密度仅次于青云峰。而此刻天剑峰上八成内门弟子已经奔赴沧州战场,峰主申屠烈也随掌教等人驰援局势最是紧张的北域前线,整座天剑峰一下子就冷清了许多,天剑峰的长老们纷纷将平时关闭的阵法悉数开启,以尽可能弥补因巡守弟子不足而导致的空档。 只可惜这些能够将寻常弟子拒之门外的阵法,在真正的阵法宗师面前,就显得有那么些火候不足了。 隐匿身形的常曦如在自家后花园中般,轻松写意的直上天剑峰,旁若无人的来到剑冢禁地前,以手故意拨动禁制,吸引了禁地前几位驻守弟子的注意力,腰间一块青绳串着的令牌上光芒微闪,他径直走进剑冢之中。 剑如同人一样,无论是仙兵神武还是凡铁俗器,都各自有着生命,当他们退隐江湖后,剑冢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与藏道峰上藏剑三千的剑池不同,埋剑远不止十万柄的剑冢气象是外人无法想象的巍峨。 浓郁到已经和实体无异的磅礴剑气在剑冢空间卷荡成潮,一遍遍不知疲倦的涤荡着安息于此的十万利剑。剑冢中并不设立任何阵法,因为这无处不在的剑气浪潮就是最好的防护,没有深厚的剑道底蕴,在这里根本寸步难行。 常曦于万剑从中过,手指划过这些沉寂于此的利剑剑柄,上面满是历史厚重的沉淀味道,他心潮不免澎湃,眼前缓缓展开一幅无数青云山历代掌教和先辈们执剑开辟山河的恢弘画卷。感叹之余,不免唏嘘时光才是那柄最锋利的剑。 “任时光蹉跎沉浮,我辈向剑之心依旧吗?” 剑冢中剑气浪潮遇到常曦这块礁石便自行分成两股,环绕在他身边,常曦心中隐隐有一丝大明悟,但那股玄而不定的感觉过于缥缈虚幻,没有办法立刻抓在手中。 常曦微微一笑,并没有强求,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急。 渐渐步入剑冢深处,映入眼帘的是块巨大的剑型石碑,石碑前供有四槽,却只埋有三柄造型各异的剑。 常曦曾听六师姐说起过,剑冢中四槽的供祭之剑,乃是青云山开山鼻祖青云子一生所用过的四柄剑。 第一柄是一柄青光闪闪的无名利剑,剑槽下刻有铭文: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徽州群雄争锋;第二柄是陨铁重剑,外表黑黝,剑身深黑之中隐隐透出红光,三尺多长,重有千斤,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圆圆的似是个半球,剑槽下铭文刻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不惑前恃之横行九州;而到了第三柄剑,则是柄已腐朽的木剑,铭文寥寥只十七,却让人闻之莫名心潮澎湃。 而立之年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