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善长美其名曰不放心大明天下,实则还是在贪恋手中权势。 昔日,汤和虽掌兵,但向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传进他耳朵的事情,他左耳进右耳出,没传进他耳中的事情,他也不会去刻意打听。 而且,汤和与那些故旧什么的,向来联系都很少。 只有那些实在拒绝不了的故旧,寻过来帮忙,汤和也才帮扶一下。 汤和该说的都说了,也不再多劝。 李善长不肯走,执意要留下,陈恪也总不能去做人家的主。 汤和请辞,倒也完全在陈恪的意料当中。 汤和能成为老朱手下勋臣贵戚唯一能善终的,那肯定是有几分滑头的本事的。 汤和离开,朱标亲自送回乡中。 而在城门口,陈恪大大方方的做了送别。 反正他们私下中也没什么特别的交易,既然出于人情世故非要送,那就送到明面上,没必要行那套鬼鬼祟祟的事情。 送别结束,朱标亲自送汤和回了乡。 他们离开之后,老朱召蒋瓛询问了关于李善长的情况。 李善长做过左丞相,又是淮西派的头目,虽卸职,却一直留于京师,怎能不让老朱忌惮。 毕竟,就凭李善长的威望,朝廷政策若不能让李善长赞成的,李善长完全可振臂高呼与朝廷唱反调的。 总之来讲,李善长的威望实在太高了。 当初,老朱想让刘伯温浙西派去与李善长的淮西派抗衡,哪知刘伯温洞察能力强,且太有深谋远略,不愿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与老朱打太极,死活不同意。 没办法,老朱只能亲自上阵。 这几年,废丞相,制衡淮西派,老朱可谓是绞尽脑汁了。 对于老朱的询问,蒋瓛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直接回道:“这几日,韩国公与吉安侯,延安侯等常有往来,另外在朝廷对江南之地的旨意颁布之后,韩国公接见了不少士子。” 这些事情,都是李善长实实在在做过的,蒋瓛可丝毫不曾冤枉过他。 但蒋瓛这个时候说李善长私下里与不少士子有所往来,这可让老朱不高兴。 这段时间,最先给朝廷找麻烦的便是那些士子了。 李善长不是早就与那些士子有所往来吗? 他若能主动劝住那些士子,还会有在国子监那般声势如此浩大的讲学吗? “这段时日多加注意着韩国公那里的动静吧。”老朱命道。 老朱开口,蒋瓛可不仅仅是答应那般简单的。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那就应当能够想皇帝所想,急荒地所急。 皇帝吩咐举一反三,而不是等皇帝吩咐了,再去做。 等皇帝吩咐了,再去做,那可就真的晚了。 “遵旨,陛下,臣知道该怎么做了,”蒋瓛应道。 蒋瓛这个知道该怎么做是否与自己所吩咐的一致,老朱并未再多言,反而是挥挥手,道:“行了,去忙吧。” 从宫中出来后,老朱当即吩咐手下加强对李善长亲眷党羽的监控。 朝中一些重要大臣家中,锦衣卫都会有校尉监视的。 若要加强对某一人的监控也容易,只需再原有基础上再多加几人就行了。 这段时日朝廷很多政策变化很大,李善长想要能跟上节奏,便必须得把点滴的事情都掌控起来才是。 这就需要多与朝中重臣接触。 正因为如此,很多朝臣或私下,或光明正大频繁与李善长接触之事皆落到了老朱耳中。 老朱正忌惮李善长与朝中重臣接触呢。 像他这般更频繁与之接触,自是越发让老朱不满。 老朱不满,对锦衣卫的吩咐自是更加紧迫。 老朱的吩咐紧迫,锦衣卫越发觉着老朱对李善长的不满,甚至惩处之心更甚。 既如此,锦衣卫校尉除了加紧监控外,很多消息开始往不实之上靠了。 皇帝想处置一个人,你报上去的消息却不能让皇帝如愿,那还能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吗? 因而,好多冤假错案,并非与办案者的利益息息相关,还会与办案者揣摩圣意有关。 第(3/3)页